第(3/3)页 首先按许定的要求去寻找合适制作的泥土原料,然后不断实验烧制刻有字的陶泥。 经过数日的实验,终于找到合适的泥土,并且搭配出了最好的配方与火侯,终于烧制出了不开裂的带字陶体。 实验成功,许定当下奖励了这些泥瓦匠,并且给他们分派人手,按着蔡邕与郑玄二人写下的正楷风格制作陶体字。 又经过十天,终于烧制出了五套包含所有汉字的陶体字。 依次摆好二十个字,唰上一遍墨,然后放上一张干净的雪花纸,用毛刷轻轻拂了一遍,在取下纸张。 “床前明白光,疑是地上霜。 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 一首《静夜思》被清晰无误的印刷了出来。 “好!非常好,真清晰,有了此物,日后在也不用为制作书籍发愁了。”蔡邕点头称赞道。 如果说许定前面发明了雪花纸,是化繁为简,减少了记录知识的繁复累赘,是集万书于一本之中,为士人做出了卓越贡献。 那么这印刷术就是节约了更加大的成本,使书籍变得更加的廉价,真正的实惠普通百姓。 两个举措,真正将知识普惠给了所有人,相信不久的将来,整个大汉全都是读书人。 教化天下,功在千秋。 盛世将临呀! 一股难言的豪言壮志与激动充斥在蔡邕的胸膛,他以经有些迫不及待了。 “这首诗也不错,伯康此诗取何名?”郑玄盯着上面的二十个字,反复的推敲。 不得不承认,明明是一首极为简单,看着很普通的诗,却极具欣赏力与遐想感。 许定不怀好意的笑着说道:“郑公,此诗名唤作《静夜湿》,有两个意境,不知道您老看出来没有?” “静夜思,好一个静夜思。”郑玄捋着胡须,然后冥思苦想。 两个意境,这首诗有两个意境吗? 想了一会没有什么思绪,不过他撇见许定那抹猥琐的奸笑,突然有所顿悟,下一刻老脸一红,右手一抖捏断了一根胡须。 第(3/3)页